中国的一些法院已经采用了区块链技术,通过电子印章保护财产。
据报道,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执行局部署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印章,以保护朝阳区的一处房产。
E-sealing系统应用区块链保护财产
据当地通讯社《环球时报》7月5日报道,通过应用区块链驱动的电子密封,法院能够借助视频监控,安全地实时监控一处房产。
具体来说,如果财产受到干扰或受到损害,区块链系统会自动开启监控模式,并向原告和执法人员发送移动警告通知。据介绍,该系统还能够拍摄肇事者的照片,并将其发送到相关平台。
显然,区块链技术的使用旨在保持所有数据的记录,且不被相关方修改。执法人员可利用该平台进行物业信息查询,查询封存物业的经营历史。
北京法院首次使用区块链物业电子印章
据当地法院相关网站Chinacourt.org最初报道,这标志着北京法院首次使用电子财产印章。然而,据报道,中国东部的江苏省、南方的湖南省和东部的江西省的其他几个法院最近也宣布使用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印章。
此前,Cointelegraph报道称,在2019年第二季度,超过310万中国诉讼活动通过所谓的区块链和人工智能“智能互联网法庭”解决。北京互联网法院院长张文认为,区块链技术的实施有助于案件的收集和提供证据,也有助于促进中国社会公信力的发展。